微软推出Copilot调优功能,让企业通过低代码工具利用自动化微调技术训练企业数据。与基于公开数据的通用AI模型不同,企业需要理解内部数据和流程的专业化模型。Gartner预测专业化GenAI模型市场将在2026年翻倍至25亿美元。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开源模型构建,部署为小语言模型,提供更好的成本控制和数据安全性,同时更易符合欧盟AI法案要求。
福特CEO在阿斯彭创意节上坦言,AI将取代一半白领工作者,这是高管首次公开承认企业内部已讨论数月的现实。摩根大通、亚马逊等公司高管也预测大幅裁员。然而,这些工作并非完全消失,而是转化为零工经济模式。目前36%的美国员工已成为独立工作者,零工经济增长速度是整体劳动力的三倍。企业正将固定劳动成本转为可变零工成本,白领零工经济转型分四阶段推进,最终企业将保留20%全职员工但拥有500%更多零工关系。
E Ink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触屏触控板,采用彩色电子墨水显示屏技术,具备常规触控板的滑动、点击等功能。该产品定位为AI交互专用界面,可显示快捷方式、系统通知和AI生成内容。尽管E Ink声称其功耗更低且笔记本关机时仍可使用,但触控板屏幕化的概念并不新颖。华硕等厂商此前已多次尝试类似的ScreenPad功能,但均未获得市场认可。这类设计存在使用不直观、需要低头查看等问题,预计将应用于未来的高端AI PC产品中。
2025年TechCrunch Disrupt大会将于10月27-29日在旧金山举行,汇聚超万名科技和投资领袖。Wonder Dynamics联合创始人Nikola Todorovic将登台分享。作为视觉特效行业资深人士,他与演员Tye Sheridan共同创立了Wonder Dynamics,现已被Autodesk收购。该公司开发的AI平台能让创作者将3D角色无缝融入真人场景,通过云端工具自动化处理灯光、动画和合成等复杂流程,为电影制作者提供更快速便捷的高端视觉特效解决方案。
以色列量子初创公司Qedma完成2600万美元A轮融资,IBM参与投资。该公司专注于量子纠错软件开发,其核心产品QESEM可分析噪声模式并抑制错误,使量子电路在现有硬件上的准确运行规模扩大1000倍。IBM等硬件制造商通过与Qedma等软件公司合作,为银行量化分析师和化学家等终端用户提供更易用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
印尼科技巨头GoTo正在实施"务实且问题驱动"的AI战略,基于其完成的"最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云迁移之一"。该公司在九个月内将一半基础设施迁移至阿里云,涉及数万PB数据和9000项服务,实现零停机时间。目前GoTo使用阿里云MaxCompute大数据平台和PolarDB数据库,为其交通、电商和金融服务提供支持,并开发了自有大语言模型Sahabat AI。
Meta CEO扎克伯格近日向员工分享了"人人拥有个人AI超级智能"的愿景,声称这将开启"人类新纪元"。新成立的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从OpenAI等公司高薪挖角人才。然而这一宏大愿景让人想起2021年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类似承诺。当时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宣称元宇宙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但四年过去,元宇宙项目基本失败,投入600亿美元却收效甚微。如今扎克伯格又对AI做出同样宏大的承诺,历史是否会重演值得深思。
新合并的沃达丰三公司与英国科技零售商科瑞斯签署独家多年合作协议,旨在挑战英国移动通信市场并扩展宽带业务。沃达丰三现为英国最大移动网络运营商,拥有2700万客户,承诺到2034年实现99.95%的5G独立组网覆盖率。该合作将沃达丰三设为科瑞斯独家移动网络运营商,并将家庭宽带服务扩展至移动宽带固定无线接入。
低功耗处理器制造商Ambiq Micro今日提交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6550万美元,亏损5030万美元;去年营收增长16%至7610万美元,亏损缩减至3970万美元。该公司主打Apollo系列片上系统芯片,搭载SPOT电源管理技术,功耗比传统芯片低五倍。最新Apollo510芯片集成AI加速器和网络安全电路。
MIT、哈佛和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提出"波将金理解"概念,用于描述大语言模型的新型失效模式。这些模型在概念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但缺乏实际应用这些概念的真正理解能力。研究显示,模型能准确解释概念定义,却无法正确识别、生成或编辑相关实例。测试发现模型概念识别准确率达94.2%,但在实际应用中失败率高达40-55%。这种现象使基准测试结果产生误导性,表明AI距离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还有很长路要走。
DDN推出Infinia对象存储系统,采用键值存储架构和Beta Epsilon树数据结构,实现读写性能平衡。系统在对象列表性能上比AWS快100倍,延迟降至毫秒级,支持多租户和SLA管理。通过与英伟达合作优化RAG管道,在AWS上实现22倍性能提升并降低60%成本。
Alpine Linux核心开发者Ariadne Conill推出了Wayback项目,这是一个实验性的X兼容层,允许使用Wayland组件运行完整的X桌面环境。该项目本质上是一个提供足够Wayland功能来托管rootful Xwayland服务器的存根合成器。与现有的XWayland不同,Wayback旨在创建一个类似X11风格的基于Wayland的显示服务器,让用户能够继续使用传统的X11窗口管理器和桌面环境,而无需重写或替换这些熟悉的工具。
Atlassian、Intuit和AWS三大企业巨头正在为智能代理时代做准备,重新思考软件构建方式。当前企业API为人类使用而设计,未来API将成为多模型原生接口。Intuit在QuickBooks中应用自动发票生成,使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款;AWS通过AI辅助迁移服务显著提升效率;Atlassian推出内部员工入职代理和客户代理,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专家强调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架构和信任机制。
MIT研究发现,使用生成式AI完成任务时,大脑运作方式与单纯依靠自身思考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用户记忆力更差,神经连接活动减少,对所写内容的回忆能力明显下降。虽然AI工具能提高效率,但可能导致用户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控感。研究强调需要更多科学数据来了解AI使用对人类认知的长期影响。
Earthgrid公司展示了突破性的等离子体挖掘系统,使用双2500千瓦等离子炬在花岗岩中开凿隧道。该技术替代传统柴油设备和爆破方式,显著降低环境影响。这项绿色挖掘工艺可高效铺设地下电力线和光纤网络,减少野火风险,为AI数据中心等高耗能基础设施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推动绿色计算发展。
OpenAI澄清虽在测试谷歌TPU芯片,但暂无大规模部署计划。该公司正摆脱对微软基础设施的依赖,寻求包括甲骨文、CoreWeave等多家算力供应商合作。OpenAI一直在硬件栈多元化方面努力,从英伟达DGX系统起步,现已使用微软Maia加速器、AMD Instinct MI300系列等多种硬件。公司还在开发自研AI芯片。分析认为,OpenAI可能因软件栈主要针对GPU优化,适配TPU架构需要额外时间和资源投入。
阿里巴巴集团正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以推动AI驱动增长。该公司云计算部门本周在马来西亚启用第三个数据中心,并计划10月在菲律宾开设第二个数据中心。阿里云还在新加坡设立全球能力中心,帮助超过5000家企业和10万名开发者使用先进AI模型。未来三年内,阿里巴巴将在全球多个地区加速云网络建设,承诺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530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中,科学家正在探索自然发育的生物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之间的异同。如今,实验室培养的生物类器官大脑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科学家使用干细胞培养出梨形大脑类器官,这些类器官甚至能够自主生长出眼睛。研究人员通过探索视觉与智能的关系,以及大脑-眼部缩放关系,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启发。
Cloudian创始人兼CEO Michael Tso表示,AI推理需要存储大量上下文数据,计算将需要靠近数据进行。AI需要记住用户的所有历史对话来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将产生海量存储需求。Cloudian正在构建全面的数据处理平台,集成更多计算能力,支持矢量化数据库和AI推理管道。该公司与英伟达合作,提供分布式大规模存储解决方案,支持客户选择不同的推理模块。
FileAI发布企业级AI代理平台,专门处理会计、数据收集、金融服务、法律和保险行业的工作流自动化。该平台能够整合分散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PDF、Excel、Word文档等格式,将其转换为AI可理解的结构化数据。平台集成多个AI代理,具备光学字符识别、文档检索验证、智能问答和推理建模等功能,可自动化处理索赔、合规检查、交易验证等数百项重复性任务,已为客户节省320万工时和6000万美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