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智能手机频道社交还是色交?从空姐开博看社交手机

社交还是色交?从空姐开博看社交手机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上周,诺基亚又发布新机了,并且一口气发了三台:C3、C6还有E5。在接下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交手机面世,同时随着国内网络的发展和社交服务越来越丰富,社交手机在国内也将大有作为。

作者:郑柏兴 来源:CBSi中国·ZOL 2010年4月19日

关键字: 安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上周,诺基亚又发布新机了,并且一口气发了三台:C3、C6还有E5。一如既往的,看完新闻的各位网友都已经写满了“科技以换壳为本”的评论。不过相对以往来说,此次网友们在说这话的时候似乎有所保留,因为诺基亚用一个概念唬住了不少人:社交手机。而在诺基亚发布新机的前一天,微软也首次发布自由品牌手机kin one和two,同样他们也有着这样一个名头:社交手机。

图为:诺基亚三款新机

  其实早在08年的时候,由香港3记电信定制、夏新代工的INQ1便是全球首部以社交为主打概念推出的Social Mobile,而该机更是在MWC2009上荣膺08年最佳手机,但此后并没有其他太多的厂家对这一概念进行跟进,使得笔者在去年的猜想险些化为妄想(详见:http://mobile.zol.com.cn/131/1314309.html)。好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微软和诺基亚这两大巨头几乎在同时面世五款社交手机,一下子把这个概念升华了不小的高度。

图为:微软手机

图为:微软手机

  其实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怎么理解社交手机,INQ1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INQ1称为社交手机是因为手机支持时下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服务为主, 如Facebook、Skype等,另外客户亦可以浏览YouTube片段,或下载Messenger使用Windows Live Messenger。透过手机的一键式介面及综合电话簿功能,客户可穿梭于同社交网络帐户,随时随地透过INQ1上传个人图片,个人近况,或张贴新的留言。透过INQ1,客户可随时随地享用社交网络服务。——明白没?

  其实很好理解,只要是能支持多种社交网络服务的手机,便有成为社交手机的潜质。目前比较热门的社交网络服务主要有SNS网站、微博、网络聊天软件这几种形式。其实对于大部分智能手机来说,它们可以通过软件终端来支持这些服务,来达到网络社交的目的——偷窥别人和给别人偷窥。但事实上,由于软件终端的兼容性问题,这些智能手机最多只能称得上半社交手机。

图为:某女艺术家微博(图片来自网络)

  我理想的真正的社交手机应该是这样的:当你打开你的手机时,你可以直观的看到你所关注的朋友正在做什么,近况如何;你可以方便的把自己的近况分享出去;当你所关注的好友有新动向的时候,手机会有提醒。好吧,其实这跟你所正在用的开心网、微博、QQ的功能是一样的。而社交手机所需要做的,正是把这些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直观的呈现给用户,同时用户能在各个社交网络服务间自由穿梭遨游。

  很多厂家其实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整合能带给他们什么,其实就简单举例来说:某位被亲切称为空姐的“日本青年女艺术家”在Twitter上现身不久便有数以万计的中国热情球迷施展八仙过墙的技艺去Follow她,可见社交服务的热门度之高,消费市场之大……不管怎么说,这无论是对传统大厂来说,还是同样数以万计的山寨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相信在接下来社交手机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发展成为类似拍照手机、音乐手机一样的手机分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摩托罗拉,很多人都以为摩托罗拉抓到了Android这颗救命稻草,于是一下子就翻身做主人了,事实上,摩托罗拉赖以在美国市场一炮打响的还是其独有的MOTOBlur界面。这个界面可以将自己的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同步到手机上,深受美国消费者的欢迎——这才是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复苏的真正利器。摩托罗拉将这一界面引入国内之后,则同步开心网、微博等本地化社交网络服务,虽然国内对这些服务暂时还没有非常适应,但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摩托罗拉的复苏势头。可见,除了Android之外,社交这一概念着着实实拉了摩托罗拉一把。

图为:Blur界面

  摩托罗拉吃到了社交手机的甜头,而其他厂商自然不甘落后,已经发布的机型有上面所提到的诺基亚和微软的新机,而没有发布的如联想乐Phone等也正在逐步赶上,不愿把这口蛋糕拱手让出。可在市场开始跟风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人理性退出。两天前,索尼宣布停止开发在PSP上的社交网络服务,而原因却没有透露——社交看起来是香馍馍,但真正能吃得到,吃得香的,又能有多少呢?

图为:微软手机宣传图片

  索尼的态度并不是不可理解,社交分享虽然重要,但PSP作为一款纯粹掌上游戏机,已经获得了全球消费者非常高的认可度,而社交属于娱乐,却不属于游戏,那有什么必要把PSP变成社交机器呢?盲目的跟风并不值得提倡,精准的产品定位,才是决定一款产品能否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微软和索尼的看法应该是相同的:微软的两款手机是专门为社交网络服务打造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属于手机产品——应该叫社交网络服务终端——虽然它也能打电话发信息,事实上,打电话发信息就是最原始的网络社交。

图为:社交要从娃娃抓起(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

  社交,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网络社交: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社交;

  网络社交服务:网络社交所需要的工具都叫网络社交服务,如SNS网站,即时聊天软件,微博等;

  社交手机:能上网,并整合所有网络社交服务的终端工具。

  通过上面简单的解释,相信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社交手机作为目前的主流产品,它所注重的并不是娱乐性能多强、应用功能多强,它关心的只是:能不能让用户随时得到好友的最新动态,能不能即时的把用户的动态分享出去。所以它不需要强大的配置,也不需要智能系统,它只要一个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即时互动界面——从这一点来说,只有微软的两款Kin手机可以称得上是社交手机。而市面上那些通过软件应用扩展系统界面的半社交机型,虽然并不纯粹,但凭借这一概念,还是可以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在接下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交手机面世,同时随着国内网络的发展和社交服务越来越丰富,社交手机在国内也将大有作为。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