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2010年6月30日
关键字: 网络
谁在上演着谁的唏嘘
谁在梦里依旧轮回
谁记得我落魄的笑容
谁纠缠着我的前世今生
谁可给我一丝牵挂,一丝温柔
哪怕如雨滴般细小而轻微
也足够明媚我的天堂
——献给迈克尔·杰克逊
“我会表演歌迷想要听到的歌曲。就这样了,这是最后的谢幕。”
2009年3月5日,你在伦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你的声音有些颤抖,却又抑制不住激动。你挥舞着拳头,向台下声嘶力竭呐喊着的7000名歌迷和350位记者打出“V”字手势。黑色的长发,标志的军装,瘦削的身体,一副遮住大半张脸的墨镜,还是那款经典的造型和架势。
“我非常爱你们,7月见!”
你转身离去,留下“X元素”的主持人德莫特·奥利里告诉兴奋又迷惑的歌迷:7月8日起,“流行之王”要在伦敦著名的O2体育馆举办十场告别演唱会。
是告别伦敦?还是彻底告别?
“This Is It”
在你124个字的简短发言中,你多次重复着这样一个短语:“This Is It”。在遁世12年后,你终于要重新登上阔别已久的舞台了——等待结束了,天王回归了。
Eminem告别过,他又回来了。Jay-Z告别过,他也回来了,甚至连迈克尔·乔丹都告别过两次,但后来也回归了。
你说过要回归的,但终究没有回来,而且在歌迷眼里永远地消失了。
日子很普通,消息却震惊。你在决定复出的征途中意外倒下了。而就在你走了之后的没几个小时,你的过去就立刻变得干干净净。
总是要失去之后,才会记住一个人的好;总是要盖棺之后,定论才能更接近真相。无论是“娈童癖”事件,还是“同性恋”事件,在你走后的一年里,一切都已经得到平反。你走后的一年,其实还发生过许多故事。比如许多人争着录制你的经典单曲,许多人抢着当你的粉丝,许多人争着再版你的唱片,许多人抢着复原你的电影。
记得第一次听到你的歌声,是在1995年,是你的那首《You are not alone》。
当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虽然当时并未完全听懂英文歌词的全部含义,可你那宛如天籁的柔美嗓音和凄美动人的旋律却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
我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了那美妙音乐里蕴含的常人无法理解的孤独与寂寞。当时,我的心里曾默默的想到,这是一个多么寂寞多么孤独的男人。
你在天堂孤独寂寞吗?
你离去了,却留给下了我如此多的记忆。曾经看着你满身泛着金属光泽,娴熟地跳着机械太空舞步,我也试着去模仿你的的每套舞步,并且爱上了你身上金属的颜色。从此我对金属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金属的床,金属的支架台灯,金属的AFTI手机,金属的餐具……你给我金属的影子无处不在。
你五十一岁冥寿的日子,全球歌迷都自发为你办起了庆生派对。而我,有我特别的对你缅怀的方式。
窗外飘着淅沥的雨,为回忆你而造足了伤感的气氛。AFTI A9的金属机身在手心里彻骨冰凉,我要的就是这股凉意。手机里反复播放着你的声音:《我希望你回来》、《我在那儿》、《她离开了我的生活》、《颤栗》、《Ben》,《镜中的男人》,《YOU AER NOT ALONE》……
迈克尔·杰克逊,你是我心中永恒不变的歌神,无法替代的信仰。当我闭上眼睛,我就能够听到你的声音,那是只有天使才有的天籁之音。当我想起你的生平,那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源泉。你在天国,请不要忘记在凡间还有我们-------你忠实的歌迷们。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