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智能手机频道Vignette加持!我的三星i897摄影手记

Vignette加持!我的三星i897摄影手记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我最近买了三星的i897手机,这个机器属于三星Galaxy S系列,在硬件上与i9000基本相同,装载了一枚带自动对焦功能的500万像素摄像头。看起来现场的白平衡、曝光控制以及对焦都达到了入门DC的水准——虽然像素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日常生活记录而言5百万像素实在已经很足够了。

2011年1月27日

关键字: 安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去年年底,我们在搞首届数码影像峰会的时候对场上嘉宾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带摄像头的手机是否会取代入门DC?”。由于在场上的几位嘉宾都是来自以生产消费DC为主导的企业朋友,所以我认为答案通常应该是“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定位不同因此不能完全取代。。。”云云。事实上大部分嘉宾也的确是如此回答的,只有来自宾得的YJP(常看我博客的朋友应该对他也比较熟悉了)很直接的回答:“我认为手机肯定会取代入门DC的”。事实其实也是如此,早在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日本时就发现马路上几乎看不到有谁用入门DC拍照片,路边的冲印店里用户通常都是拿出手机(当时日本本土手机的摄像头品质已经极高了)来交付照片的——数码相机市场主流只有中高端的时尚卡片机和单反存在,入门DC据说也有人买,但是通常以不太用手机的中老年人为主。

  我最近买了三星的i897手机,这个机器属于三星Galaxy S系列,在硬件上与i9000基本相同,装载了一枚带自动对焦功能的500万像素摄像头。尽管没有LED闪光灯和光学变焦功能,但是就镜头本身的素质而言,我觉得用于记录一下日常生活和随手拍拍也是足够了。下面是几张我用i897自带的照相机功能拍摄的画面,只是做了缩小处理。从色调上来看,i897的画面有些偏冷,较小的镜头口径(看起来还是那么小。。。)和微小的感光元件也不指望有多么强大的拍照能力,不过画面层次和细节似乎还过得去。

  这里有一张在比较近的对焦距离拍摄的静物照片,是在昨天公司上海部门尾牙餐桌上拍摄的。看了一下EXIF参数,光圈F2.63、曝光时间为1/32S、感光度iso50。厄,别问我为什么数据看起来有零有整,手机摄像头的规格依然不能用相机规格来理论。不过看起来现场的白平衡、曝光控制以及对焦都达到了入门DC的水准——虽然像素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日常生活记录而言5百万像素实在已经很足够了。

  这是上图中心部分的100%截图,在较低的感光度下,画面高光和暗部的细节还是相当丰富。想想三星方面并没有以相机作为i897(i9000)的卖点(这是一款主打android系统应用的智能手机),而市场上还有类似诺基亚N8这种带着1200万像素感光元件以及卡尔蔡司镜头的利器,说入门级别相机不会被手机所取代真是很困难——最多也就是在以后的岁月中依靠光学变焦的优势苟延残喘吧。

  有网友在我上次手机开箱文中建议我使用一款第三方的android APP,名字叫做“vignette”。据说这款APP是一个界面比较老土但是实际功能非常强大的拍照辅助软件。简单而言,vignette能够为相机摄像头增加多种不同的特效滤镜,使得原本效果平淡无奇的手机照片猛然间变得活泼灵动起来。既然网友普遍交口称赞,那么我也立即行动,在网络上找到了vignette的一个汉化版本,名字叫做“晕影相机”。

  在安卓网上可以找到不少有关vignette的应用教程,同时也有包括汉化版本在内的下载链接。我随意找了一个试用一下,感觉着实不错。在vignette菜单内,用户可以选择包括富士维亚片、柯达PORTRA在内的各种胶片色彩模拟程序,也可以选择包括lomo相机、复古效果、色彩效果在内的各种影像处理程序。

  由于这些程序是在拍摄完毕后再在机身内进行处理,所以我们无法像奥林巴斯艺术滤镜那样在取景时就实际看到最终效果,但是vignette支持对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进行不同滤镜的反复试验应用并保存不同的副本,这个功能使得我们可以轻松的尝试不同色彩滤镜带来的特殊氛围,最终选择自己最爱的一种或者n种保留下来。

  得益于智能手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三星i897的处理器+显示芯片的整体性能应该逼近几年前的主流PC吧?),即使是一张500万像素的照片在手机内处理的速度也基本能够让人接受。而我使用vignette最大的困扰不是因为自带的特效太少,而是选择实在太多了!

  即使是简单的色彩调整,vignette允许用户选择照片色彩是漂白、类似夜视镜的绿色、类似老照片的泛黄或者是泛红泛蓝泛绿泛棕等等倾向;至于照片是否要加一个暗角晕影,是否要增加一点颗粒噪点,是否要加上柔焦或者移轴效果都允许你自己做出决定。

  好在我终于在vignette找到一个“随机应用”的选项——你可以选择某一个种类比如“玩具相机”中的随机选项,然后vignette会将属于玩具相机中的几种特殊滤镜比如“漏光、正片负冲”等随机的加载到你拍摄的照片上。当然你无法预知下一张照片效果会是怎样,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无形中增加了你使用vignette拍摄的乐趣。

  很明显,虽然作为一名相机评测人员,vignette处理让我难以按照常规的方式来评价三星i897摄像头的品质到底达到怎样的程度,但是由它产生的这种风格奇异又充满个性的画面却又很快让我着迷,以至于能顶着刺骨的寒风站在公司天台上拍个不停。事实上,对于手机拍照而言,追求媲美高端相机的画质或者拍摄性能至少在目前还是不现实的,但是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辅助软件却能使得我们利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出比传统相机更有乐趣、更有个性风采的数码影像作品。

  即使是目前自带滤镜效果最丰富的数码相机产品,所带的处理滤镜也不过十来种而已,而利用互联网我们却可以轻松的找到各种手机拍照辅助软件。简单看了一下,无论是在iOS、android还是塞班,每个主流智能手机平台上都有类似vignette这样的照相辅助软件,这种应用的多样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样是传统数码相机所难以企及的。

  好几年前,索尼爱立信刚推出以拍照为主打功能的手机产品时我曾不懈的认为这种超小镜头、超小感光元件永远无法在画质上赶上真正的DC,所以我坚定的站在DC这一边。几年过去了,虽然手机的最终成像质量依然还没有能够达到中端相机的水准,但是凭借数字技术,在画质真正达到具有实用价值后,手机拍照在可玩性和功能扩展性方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这一次,看来我要站到手机那边去了。。。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