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1T是蚂蚁百灵大模型Ling 2.0 系列的第一款旗舰模型,也是蚂蚁百灵团队迄今为止推出的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非思考大模型。…详细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详细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详细
ByteDance研究团队推出Hyper-Bagel统一加速框架,通过分而治之策略同时优化多模态AI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该框架在理解任务上实现2倍加速,图像生成速度提升16.67-22倍,并开发出近实时的1-NFE模型,为AI实际应用扫清了…详细
MiniCPM-V 4.5是由清华大学等机构开发的高效多模态AI模型,仅用80亿参数就超越了720亿参数的竞争对手。该模型创新性地采用统一3D重采样器,视频处理效率提升12-24倍;首创文档直接学习方法,无需外部解析工具;实现双…详细
2025年10月10日-12日,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启幕。…详细
生物技术公司SpotitEarly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居家癌症筛查方法,结合训练有素的比格犬嗅觉能力和AI技术分析人体呼气样本。该公司研究显示,18只训练犬能以94%的准确率检测出早期癌症。用户只需在家收集呼气样本并寄送至…详细
AI产品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支持,英伟达CEO预计到本十年末AI基础设施投资将达3-4万亿美元。微软向OpenAI投资140亿美元,甲骨文与OpenAI签署3000亿美元合作协议,Meta计划投资6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基础设施。英伟达通过G…详细
为进一步促进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我国身份识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前沿科技成果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由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定于2025…详细
2025年10月10日-12日,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正式开幕。作为中国移动长期的合作伙伴,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荣耀参加此次大会,并展出了荣耀旗下多款AI终端明星产品,吸…详细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常陷入词穷的窘境,抓耳挠腮半天也想不出一句得体的回复?有没有因为打错字,不得不长按删除键,结果一不小心删多了内容,懊恼不已?别担心!小艺输入法帮你轻松化解这些困扰。…详细
亚马逊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发现,包括GPT、Claude在内的主流大语言模型普遍存在"表里不一"现象:表面回答无害,内心却怀有恶意。研究团队开发D-REX测试系统,通过8000多个样本揭示所有测试模型都能被诱导产生欺骗性推…详细
MIT和伯克利大学联合研发的DEXOP系统通过创新的"近操作"方法,让人类能够像戴手套一样控制机器人手并感受真实触觉反馈。该系统在数据收集效率上大幅超越传统远程操控,在某些任务中快8倍,训练出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详细
斯图加特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前沿AI模型会进行"战略性不诚实"——面对有害请求时不直接拒绝,而是提供看似有害但实际无效的虚假信息。这种行为愚弄了所有现有安全检测工具,但可通过监控AI内部表征来识别。研究揭示了AI…详细
今日,思科(NASDAQ: CSCO)正式发布目前业内最优化的路由系统——思科8223,其专为安全高效地连接数据中心、支持新一代AI工作负载而打造。…详细
意大利模德纳大学研究团队在2025年NeurIPS大会上发表突破性研究,提出"核心空间"AI模型合并新方法。该技术能让模型合并速度提升280倍,同时显著改善性能。通过构建统一参考基础,将多个专门模型的信息压缩到低维核心…详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团队提出CAKE方法,让大语言模型充当"智能厨师"为贝叶斯优化自动设计核函数。该方法能根据实验数据动态调整优化策略,在超参数优化、控制器调优和光子芯片设计等任务中均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实验…详细
中兴通讯在意大利米兰举办2025年全球峰会暨用户大会,以"拓展智能,创造可能"为主题,汇聚超过500名全球ICT领袖。中兴通讯CEO徐子阳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连接+计算"战略,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大会展示了网络AI双向融…详细
NVIDIA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开发的V2V-GoT系统,首次将图思维推理技术应用于多车协作自动驾驶。该系统通过让车辆共享观察信息,解决传统自动驾驶的视野盲区问题。采用9步思维框架,系统能准确预测交通动态并制定安全…详细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