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智能手机频道小米雷军:全盘皆输的概率已经很低

小米雷军:全盘皆输的概率已经很低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如果小米手机不是雷军创立的,小米会是什么样?

作者:冬树 来源:TechWeb 2012年1月5日

关键字: 小米手机 小米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小米雷军:全盘皆输的概率已经很低

      雷军表示,现在回头来看,其实在产品发布之前我们安心做产品的时候日子真的过的挺快乐的,但是自从产品曝光之后我们就天天挨骂。(TechWeb配图)

      小米凶猛,你不觉得吗

      做手机真的很烧钱。

      开一个模的成本大概是200万元,大概能生产一百万部手机,目前我们已经开了近十个模。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小米的产怎么老是跟不上,有人说我们在搞 “饥饿营销”。其实真没那么复杂,为什么产能不足?第一个原因是量产爬坡,因为你是第一次做,存在太多的不可知,采购的料很难购齐,总会这差点,那补点, 量产会受到影响;第二个原因就是前十万台。生产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我刚生产第一个十万台的时候有一个同行给我发一个短信说,坚持住,过了十万台,就会一马平川。但是坚持的这个过程真的备受煎熬。

      目前高端智能手机的良品率最低要到98%,但是就这两个点你知道要多少钱吗?一台机器要增加40元成本。

      我也是开始做小米才开始了解这些。但其实这个真的不需要我非常懂,我知道的都是概念,周博士他们都是跟硬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专家,但是他们得给我解 释为什么,第一是产能,第二是销售预测。我们现在要订三个月以后的货,谁能告诉我明年4月份小米手机卖多少吗,有段时间我天天琢磨这事,很痛苦。

      整个市场变化得非常快,今天你畅销可能明天就不畅销了,谁知道呢?我昨天在联通跟他们谈订货,他们说现在市场变化这么快谁能预测三个月以后的销量, 很难。这里面其实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不可能自己瞎猜一个销量。定了这个销量你就得掏钱去采购的,你说订100万台的材料,你有100万的钱吗?第二 个问题是如果到了明年4月市场出了一款性价比更好的产品,你卖不动了怎么办?别说多了,40万台的库存就能把你公司搞没了。

      市场上有不少小米手机成本的传言,有说900的,有说1200的,这肯定都是谣传。大家其实可以想一想,小米是第一次做手机,人家的原材料采购价可 能是我一半的价钱,做得肯定能比我便宜,如果我真能把成本做得这么低,那我的市场压力得多大,它们应该早做了,为什么不做?不可能的。

      小米在发布之后不断有厂商宣布要推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的手机,但是等到今天我们来看,小米依然是2000元钱以内最快的手机。我们开玩笑说:最快的手机里我们是最便宜的,最便宜的手机里我们是最强大的。

      抛开这个,我再举个例子。别的不说,光专利费和增值税我们的成本就接近400元,怎么可能只有900的成本。不要小瞧 从1G到双核1.5G,其实每往前走一步,对于先行者来说技术难度都很高,要是那么容易全球都做了,肯定轮不到我们来做全球首款。

      回头来看,其实在产品发布之前我们安心做产品的时候日子真的过的挺快乐的,但是自从产品曝光之后我们就天天挨骂。有人说因为是雷军做的,所以大家会拿着放大镜来看。

     “掉漆门”让我很纠结

      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想到一台工程机的掉漆会演化成一场小米的危机。

      这事其实很容易解释,工程机本来就是用来测试的,我们从P0到P3要做4代,每代我们都会邀请足够多的人使用我们的机器,借以了解这些产品的质量怎么样,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

      但是最后几乎每一个买小米手机、卖小米手机的人都在说这事,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最初,我确实觉得这是很小的事,因为只是一台工程机掉漆,所以也没想到做大量的回应。但是等到后来发现事态严重开始做大量回应的时候发现根本就解释不清楚了。包括我们真的模具重做、工艺修改,为了确保不掉漆我们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功夫超出大家想象。

      这个过程我们确实有点过激反应,为什么要这样反应?不这样不足以取信于网民。但是我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今天的手机行业里2%的返修率,就算已经很厉害了,2%的返修率是多少?销售10万台就是2000台要返修,他们中有200人在微博上说就会让你崩溃掉。

      但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在小米身上发生。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