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智能手机频道联想再推混合架构超极本 x86体系又受挑战

联想再推混合架构超极本 x86体系又受挑战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PC市场上,x86架构是当之无愧的标准,甚至没有x86体系,就不会有现在的PC。然而,x86目前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CES 2012正式开展前,联想发布了多款混合架构的超极本产品,力求更好的构建超极本的用户体验。从中,我们不难看到x86体系正在经历的挑战。

作者:李钧 来源:ZDNet【原创】 2012年1月10日

关键字: 联想 ARM x86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CNETNEWS 1月10日 拉斯维加斯 CES2012联合报道 (文/李钧)在PC市场上,x86架构是当之无愧的标准,甚至没有x86体系,就不会有现在的PC。然而,x86目前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CES 2012正式开展前,联想发布了多款混合架构的超极本产品,力求更好的构建超极本的用户体验。从中,我们不难看到x86体系正在经历的挑战。

联想此次发布的混合架构产品涵盖了Idea和Think两条产品线,各自均有混合架构的超极本亮相。

其中,Idea产品线的旗舰产品当属IdeaPad YOGA,而Think产品线的明星毫无疑问是ThinkPad X1 Hybrid。

联想再推混合架构超极本 x86体系又受挑战

IdeaPad YOGA是一款双轴架构单盖设计的超极本,重量1.47kg,产品最厚处16.99mm,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联想集成了一个x86的平台,同时还集成了一个ARM平台。

正因于此,这款产品可以同时进行两套不同的应用,搭载了IdeaPad YOGA可以自由的在x86内核和ARM内核之间切换,由于Windows 8已经提供了对ARM的支持,因此,联想这款混合架构的产品并没有搭载双系统,而是就搭载了Windows 8,当产品形态为类笔记本形态时,Windows 8的x86内核工作,其操作方式更接近现有PC,针对鼠标键盘的输入方式有很多优化,而当YOGA切换到类平板状态时,Windows 8 的ARM处理模块工作,整体操作风格更适用于触屏。

联想再推混合架构超极本 x86体系又受挑战

由于目前Windows 8还没有正式发布,因此,IdeaPad YOGA目前暂时还是概念性的产品,发布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元庆透露,YOGA将会和Windows 8同步推出。

ThinkPad X1 Hybrid是另一种风格的混合架构超极本,硬件架构与YOGA类似,采用了x86和ARM的双平台,软件层面,由于ThinkPad X1 Hybrid较早推出,因此,搭载了Windows 7和联想自助研发的基于Linux的Android系统。

超极本的概念由英特尔推出,英特尔本意是想借助超极本让自身的x86架构进入到移动终端领域,但是联想此次力推了多款混合架构的超极本,显然与英特尔的构想背道而驰。

究竟什么原因让联想力推ARM架构的产品呢?

原因主要来自于用户体验。

首先,x86平台主要搭载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dows,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Windows具备了很强悍的功能,但同时,系统代码也足够庞大,需要较强的硬件支撑,超极本在系统硬件性能上很难和标准PC相比,同样运行Windows,超极本在性能体验上,相比标准PC,必然会有所折扣,这可能会阻碍用户选择这款产品。

其次,x86架构的操作系统,不论是Windows、Linux,甚至Mac OS,都是为键盘、鼠标这样的输入设备所设计的,而ARM架构的流行操作系统,以Android为代表,这类系统设计之初就是为触控考虑的,因此在触控的用户体验上,要大大领先于x86平台的系统。

最后,功耗设计上,x86架构最初为桌面设计,尽管英特尔将x86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受限于软件平台和硬件本身,在同样电池容量状态下,ARM架构平台整体待机和使用时间要远长于x86平台,对于不是经常接电源的设备来说,这是很有利的优势。

但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放弃x86平台,目前,基于该平台的产品仍然是最佳的数据生成工具,进行创作,用键盘鼠标以及Windows要远比Android和iOS方便,同时,在x86上,还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专业设计制作工具,更加精密的操作方式也非常适合日常办公的需求。

联想推出的混合架构产品,应该是综合了这两方面的考虑,让用户用一个终端解决工作、生活、娱乐的所有问题,这非常符合用户目前的需求,无意之中也让ARM对x86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持续的压力。

CES 2012上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我们的专题:http://ces.zdnet.com.cn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